IMG_7181 

這幾天看了幾篇國外新聞~  有平均年齡不到13歲的新創公司,有14歲的APP天才,Google, Apple搶著要~

然後又接著看到了,小小廚神美國版~  13歲的Alexsander以傑出的廚藝表現拿下小小廚神的頭銜。

我很認真的回想,13歲的我,到底在幹些什麼? 而我隱約還記得,我想發明汽車導航系統,帶我們去想去的地方。我也相信那可以讓我大賺一筆。

但是那時我還很小,我沒有任何一點能力,去完成這樣的狂想。甚至,我壓根也沒再想去探究怎麼實現那個狂想。

因為我覺得,那躲這年紀壓根不是我這年紀該做的事。

 

13歲之後,我們開始感受到升學的壓力,老師們開始阻止許多我們的興趣,打棒球之類的事,都在這個階段顯得浪費時間。

我們小時候總是要瘋狂的學才藝,長大後總是要瘋狂的補習,為什麼?因為我們都怕,怕成績單上的數字比別人低,怕學校的排名比別人落後太遠。

我是自學班的學生,輕鬆的擠上高中之後,我的成績總是永遠追不上聯考上來的同學,老師們也曾調侃我們是"自"動放棄學"習"的一群。

然後其實我也真的有點自動放棄學習,我那反骨的個性,無法看透,那些辛苦死背的課業是為了什麼,所以我很懶得念書,很用心發展課外活動。

長大後,我終於可以感覺到,我們的社會總是為小孩的成長勾勒了一條看似唯一的路徑。

 

分數比人家高,學歷比人家好,然後上班的公司比人家大

 

社會總是期望,小孩在這個範疇裡長大。希望他們不用踩過前人的錯誤,這樣安穩的走向成功。

所以我們的考試也往往追求一種答案,那些課本裡背出來的解答。荒謬的是,我有看過考程式設計,同學們用背程式碼的方式應考。

我們的社會讓求知,變得無味,成為一種只為回答"正確"解答的方式。

 

看著小小廚神裡,小朋友們與評審們的應答,肢體動作,我看到他們懂得溝通,懂得反應。

而我們的孩子,只要聽到疑問句,第一念頭就是會想這個答案是不是錯了? God!!! 這是多麼可怕的後遺症,彷彿萬物永遠只有一個答案。

我們抹去了他們問為什麼的勇氣,似乎通往羅馬的路~ 只有一條,孩子~ 你走就對了。

就算是長大了,台灣的電視節目,依然充滿了那種只有一個答案類型的搶答比賽,我不否認都答得出來的人,確實學富五車,想當讓人敬佩。

可是我們是不是都忘了,有些問題,是不是在書本裡找不到解答,即便是Siri,或是Google,沒有任何一種東西,可以回答所有問題。

因為狀況不一樣,時間不一樣,答案可能就不一樣。

 

在國中以前,我還算是走在那條既定的道路裡,然後在高中之後,整個走鐘~

在離開那條道路之後,我看過人們對非大學生的評價,也更懂得學習的意義,雖然考了三次才上了排名很後面的大學,但我學得很開心。

因為那時候我知道,讀書是為了解決問題,而不是應付考試。

大學時我總是在很多課堂裡想著,那一門課的那些知識,如果未來我開公司或如果未來我去上班,我該怎麼應用他們,我覺得很有趣味,即便有些時候老師講起來有些死板。

 

因為高中之後已經走鐘,所以進社會之後,也沒有在一個正常的範圍內生活。

在日以繼夜的加班之後,我又覺得走一條不同的路,從那一個開始,那些大公司的地位,名聲,高額的獎金都離我遠去(雖然我從來也沒有過啦~)。

可是卻也不難感受到,台灣社會對創業,對新創公司,對不確定的恐慌。

我們總是被期待走在一條安穩的路上,我們總是被期望,可以知道下一個目的地是哪裡。

創業前,總覺得自己懂得夠多,足以面對公司設立後的一切。創業後,卻總覺得自己會得太少,能力不足,常常害怕明天公司倒閉,要怎麼面對被我連哄帶騙,一起出來打滾的伙伴。

面對人生的未知,書本裡沒有解答,如果書本裡永遠有解答,那麼就不會有新的企業出現,也不會有舊的巨人被淘汰。

雖然我的創業之路,還未成功,不能當做什麼典範來評論。但各位可以看看前人,看看前面成功的諸位,如Jobs,如李嘉誠,如王永慶,或如郭台銘。

他們的人生決對不是填空題。

 

若以我們的學生,在國外的各類競賽(如數學等)得名,我們不應該就是個偉大的科技大國嗎?

可是為什麼,什麼瘋狂的點子,常常來自國外,創新來自那些數學比賽被我們打趴的國家,遺憾的是,偉大的數學家好像也沒有我們的份?

我們太害怕那些與別人不同的答案,我們太害怕自己沒有走在常軌上,我們怕問了為什麼,可能就被當成笨蛋。

所有的一切都來自於那條隱形的唯一路徑。

 

這樣的生活,是多麼的可惜。

再回到13歲那年,我有GPS的狂想,而你們有些什麼?

13歲的我們是否會被同意天天進廚房,是否可能沉浸在程式碼裡?是否會有時間發展自己的興趣?

我們的13歲是不是有太多大人覺得不是你這個年紀應該做的事?進廚房有點危險,自己出門也有點危險,所以我們變得有點膽小。

膽小到有興趣的事,也未必真的敢去做。

這年頭創意不斷的被提出,可是社會卻又畫了一個這麼大的框框,如果很多舊思維沒有被改變,又怎麼可能會有創意發生?

一如愛迪生,若不是醉心於自己的興趣,又怎麼可能激發出這麼許多的點子。

 

我們的13歲已過,期望自己未來不要限制下一代的道路.

人生若只會有一種答案,那就跟請沒創過業的大學教授,去教你創業一樣荒謬。

人生不是考一百分,然後你就會贏得成功,現實就是,即便你英文只考零分,若有心,你也能在社會找到你發光的機會。

專注在一件事上面,並且把他做得很好,我想那就會帶來成功。

若人生只有一條路,想想會是多麼的無趣與乏味。

 

期待繼續看到許多讓人驚豔的13歲,喔不,即便是驚豔的50歲,那不也是很讓人振奮的一件事嗎? 與大家共勉之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reenisland200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